蚂蚁庄园-蚂蚁玩家进阶必备

考试归来,没有什么心情拉动思路,

只能写酝酿已久的蚂蚁庄园了,

和蚂蚁城堡一样,我会介绍这一系列的优点,

实际使用情况,开发过程,

以及详细的制作过程,和使用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缺点。

就从今天开始,一点点的传达给玩家。

———————————————-

首先说优点,

和蚂蚁城堡的不同,蚂蚁庄园是更高级的饲养设备,

蚂蚁城堡主要体现的是便携性,空间的节约性,以及无与伦比的简便性,

蚂蚁庄园则是在保证饲养简便性的同时突出观察性和对大群落饲养可控性。

相对来说会占用更多的空间。

(这里只是相对,因为对于超级大群落来说,庄园反倒是一种非常节省空间的方案)

对于观察性,

平面蚁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体现在观察效果以及对观察介质洁净度的保持能力,

用玻璃做为观察介质的平面蚁巢,

可以做到恍若无物的观察蚂蚁,

玻璃的抗静电性以及光滑度,可以最大限度的阻止污垢的粘附,

从而保持一个比较长期的清晰状态。

这样的效果是蚂蚁城堡以及众立体蚁巢望尘莫及的,

至于可控性,是针对大群落说的,蚂蚁庄园可以用之前提到的“平面堆叠法”

来对大群落进行管理,

在不需要观察的时候堆叠起来,观察时轻轻的移开,

可以保证观察效果和空间节约的两全其美,

有些朋友可能不太满意,或许比我还懒,甚至不愿意堆叠或者平铺,

这里我只能遗憾的告诉大家,我还没有想出更好的方法,

剩下的方法就是增大巢体放置空间以及合理利用巢体空间。

综上,蚂蚁庄园是能将方便的养活蚂蚁提升到方便养活并能更加清晰观察蚂蚁的一系列蚁巢。

—————————————————————————-

对于实际使用情况大家一定已经看过很多,

因为之前的猎镰猛蚁,聚纹双刺猛蚁,针毛收获蚁,宽节大头蚁他们都是住在蚂蚁庄园,

这里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直接跳到下一步,就是开发过程,

——————————————————————————

蚂蚁庄园和蚂蚁城堡一样,历经多次改进,

大小和型号也有所不同,

这里我只列举,以后会一一开新日志详细介绍。

一,缸式前传

这个是蚂蚁庄园的祖师爷,

虽然结构上是立体的,但观察效果却是超出城堡百倍,

正是由于这几个缸式庄园,我才发现了立体的缺点和玻璃的优点,

并且改进之从而开始研发蚂蚁庄园。

下面是照片:

二,小型一代庄园

最初为宽节大头设计的,代替缸式的一个系列:

观察效果出奇的好,堆在一起也很省空间,

让我产生了继续做下去的冲动,

看看观察效果:

非常喜欢这种一览无余的效果,

这是相机的拍摄效果,实际效果比这个还要好的多!

三,大型一代庄园

因为宽节的繁殖速度太快了,我不得不研制更大的庄园,

下图就是成果:

效果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直到碰到全异快硬骨头,

我才开始进行下一轮的尝试。

上面的图就是让我头痛不堪的全异巨首蚁巢,

多次越狱,最长时间的越狱持续了十几天,

所以,我不得不该用全封闭的庄园来给他们居住。

四,大型封闭庄园

专门为全异特别设计的,是以牺牲观察性来提高防逃性的一种庄园,

虽然使用时间不长,但是效果非常好,已经得到广大全异蚁民的一致认可!

上面就是大型全封闭庄园,

之前全异在普通的一代大型庄园里面上天入地,挖的好不快活,

但是自从换上了这个,也就老实多了,可以看到里面有很多工蚁和幼虫,

其中的大型幼虫能够成功羽化成雄蚁,看来功能性还是非常到位的!

目前我的全异已经把3个全封闭庄园和2个大型一代庄园住的满满的!

五,大型二代庄园

由于制作方法和蚁道设计的不科学,我重新思考了并改进了部分制作方法以及蚁道的规划。

在庄园的制作过程中,由于石膏凝固时的体积增大,实际上得到的巢体要比想要的大一圈,

这就造成了石膏巢体放入盒子时的不匹配,造成多方面的问题!

为了从根源解决这个问题,改进了制作工艺,

能让石膏巢体比较平整的放入盒内。

还有就是蚁道的设计,由于全异的繁殖速度和群落大小,

不得不设计更加科学的蚁道,提高空间利用率。

积攒了很久的想法,今天终于完成了,

蚂蚁们今天刚刚入住,虽然没有经过太多时间和实践的考验,

但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这个庄园的石膏巢体和盒子结合的很紧密,我想全异要想越狱,也要花一些功夫,

蚁道采用了新型的“贯通式”+“多终端”设计,更加蚁性化,还能够能提高使用面积的利用率!

——————————————————

庄园的研发和设计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

我想以后一定还会有新的思路,

不过新的思路总是需要新的环境和蚁种来打开的,

暂且写到这里,未来还会有更好的内容给大家分享。

 

 



21 Responses to 蚂蚁庄园-蚂蚁玩家进阶必备

  1. 嗯,主要是制作方法和蚁道,制作方法只有等到我发帖子的时候才能真相大白,而蚁道比较直观,就是原来的蚁室蚁道化,变成了多“终端”这个以后有时间会在人工蚁巢理论基础里面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