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狼族—掘穴蚁(β)

之前很久都没有更新博客里,

还好最近几天工作不忙,

腾挪出一些时间来写,

继续写未完的掘穴蚁,

====================

对于蚁属的鉴别研究,

我并不在行,

国内的蚁属,除了颜色比较特别,分布地区比较局限的种,可以很轻易分辨出来,

剩下的,则较为难办了,

文章之前,我先请教大家几个问题,希望有学之士能为我解答。

1)掘穴蚁和棕褐沙林蚁的区别。

2)高加索蚁和丝光褐林蚁的区别。

希望高手能从形态和行为的角度区分,这里先表示一下感谢。

=================================

2012年2月, 

时间一下子晃到了2月,

掘穴蚁群的食量依然强大,对肉类产生了很大的欲望。

将一只幼成体的樱桃放进去,他们立即就会倾巢而出~

喂食的时候发现很多茧子被搬了出来,

其中不乏有裸蛹,

原因可能就是巢内湿度太大,搬出来透透气吧。

近距离特写一张,

文献上记载,掘穴蚁的体色会随分布和年龄而有所变化,

我通过野外观察发现,同一个巢穴里的工蚁,

胸甲的颜色确实深浅不一。

不过对于我养的这群来说,颜色都差不多,

我想这和日照还有他们的年龄多少有关。

2012年3月,

如今老实了,都把茧子搬回了宿舍。

把红纸揭开,

发现下面还有专门容纳裸蛹的巢室,

他们想的太周到了。

掘穴蚁不爱干净,

上图是用了近一年的蚁巢,

拍的算是比较干净的区域,还是斑斑点点的。

这个是新做的蚁巢,

工蚁很快入住了,

不过我感觉石膏还是太潮湿了。

幼蚁很少入住。

也是因为潮湿的缘故,茧子都在老巢里。

2012年5月,

随着时间的推移,幼蚁慢慢入住,

没有茧子保护的裸蛹自然需要到潮湿温润的地方来,

所以他们会是首批在羽化的工蚁!

垃圾越来越多,

蚁群大了,牙口就好

可以把果肉,甲壳嚼得很碎。

不过这样一来就很难清理了。好在不清理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这就是城堡的优势。

三只又白又嫩的姑娘,真不知道她们跑出来干嘛,

刚刚羽化完居然近乎纯白色,

要是这种体色能一直保持就好,

白化的蚁种,在自然界应该活不久吧。

茧子还是那么多,

裸蛹和幼虫也被放在一起了。

这里的水一年多都没有换过,

只是定期的添加,

神奇的是依旧清澈,

不过地板还是长出了水藻,

天呀,它们是怎么进去的?

我是不是要放一条清道夫进去清理一下?

扯下遮光纸好脏!

还记得针毛的巢穴吗?经常被踩踏的石膏地板会变颜色,

摸上去会更光滑细腻,

掘穴的巢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

为了节省空间,我用软短管连接,

缺点是观察中间的蚁室时看不全了。

蚁后的特写,

很久都找不到她了

发现她又黑了,

也没有太阳,怎么会黑呢?

胸甲有一个大大的黄斑,

和文献上描写掘穴蚁的特征相同,

旁边还有她刚刚产下的一坨卵!

当时我在进行清蚁行动,

大多数本地蚁都采取了放生政策,

这群掘穴也不例外。

临行前,我又投喂了2只面包虫,

让他们饱餐一顿。

小家伙们依旧是生龙活虎,

丝毫不知即将到来的命运。

很快,一只被拖进巢里,另一边还在努力的搬运,、

掘穴很聪明,虽然多是单兵游荡,但集体行动力一点也不差!

已经装在了袋子里,出发!

我家楼下的花园,

挖了个很浅的坑。

将巢一起放进去。

埋ing

最后留一个念。

一段时间以后,可能有半个月到一个月,

我又去放生地点观察,

发现土表已经没有工蚁活动,

我尝试这挖土,发现蚁巢早已不见。

也许被花园某个顽童挖走。

心中不免有些焦虑,

希望他们已经在被发现之前全部搬走。

至今依旧忐忑不安,心存悔意。

毕竟还有两年多的感情,

蚁身相比人类,自是相差千百倍

不免会被主人左右命运,

但他们始终如一,努力求生,毫不放弃。

人类的一个小小的恩惠,宛如天神赐福,

作为过来人的笔者,劝解大家珍惜手中的蚁群。

不要像我一样后悔为时已晚。

=======================

下一篇按时更新单体试管巢。



8 Responses to 北方狼族—掘穴蚁(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