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巢资料汇总和经验总结

从最初把三窝日本合巢一窝2后100工、一窝无后50工、一窝1后50工(前两窝来自牧场、后一窝来自森林)成功合巢,就常有新人问我合巢方法,一来试验次数不多二来觉得运气很重要,所以一直也没详细说过,后来又搞了几次后看了月海和最爱弓背的合巢多后稳定性质疑的帖子,渐渐就失去了合巢的兴趣。

这篇文章最初是自己收集的合巢经验资料和经验总结,没想要发,所以在电脑里存了很久了。最近看到很多新人都在问合巢方法,甚至盲目进行试验,就动了发出来以供新人参考的念头。可实际整理发帖时却很为难,一是考虑知识产权,因为有些收集时并没有纪录作者情况,所以对收集的资料部分必须审慎处理,进行了大幅的原文删除,换上了简单的总结。饶是如此如有侵权还望作者海涵并及时通知我修改;二是本来是自用,所以就是一锅大杂烩,我个性懒散,不愿全文重编,因此即使经过简单整理还是有些乱,读者轻拍吧。

说起合巢,就不能不说桑登活佛前辈,10年9月6日发帖“活佛最新开发的蚁巢《合穴巢》”,参考了仓鼠的AB相亲笼,采用隔网气味交流的办法制作合穴巢,9月9日开始试验,9月27日正式在“《合穴巢》汇报”一贴中宣布成功,同时命名该设计理念做的这类蚁巢统称为“活佛式合穴巢”,江湖称之为“活佛法”,一时合巢试验风起云涌,该合巢方法影响也是最大。简单地说,它采用中间有格挡的置物盒,将格挡底部切除换上防逃网,上部涂防逃,蚂蚁可以隔网交流但不能翻越。

下面进入正题。

一、非暴力合巢法:准备工作或说合巢主线:隔网交流,气味熟悉(活佛法)

可选择的辅助方法:

1、降温法:可以肯定地说,低温环境确实可以减少攻击性行为,或许是激素的分泌不同,蚂蚁温顺了许多。因为当时是冬天,每次我采用的是开窗降温的方法,通过开窗大小和暖气间距离调整获得10度+的温度,每次试验蚂蚁的整体攻击性都降低了很多(不是活动性)

2、气味干扰法:a轮流倒入带有酸味的凝胶巢一天,身上都带有相同酸味;b合巢时抽了一根烟,满屋子的烟味,跟蹲厕所抽烟掩盖臭味原理类似,使其只闻到烟味对异味反应敏感度降低

3、麻木法:人工惊扰,蚂蚁在冲动一段时间之后,变得麻木了。

4、环境变化法:整个环境都是新的,带着新巢气息,大家都从紧张到熟悉,对伙伴身上的异味反应敏感度降低

5、合巢顺序法:借用jschengy发表于 2011-9-10 02:07:26的帖子说明吧

以下为转帖:

3个尼科巴新后。两个是带蛹带幼未脱翅,一个有卵脱翅的。上次暴走归天的尼科巴后留下了60+的难民。在个小斗鱼杯石膏巢里也住了1个星期了。老后的记忆应该消散了吧。开始预想是从这些大小工里面分出10来只小工跟一个后合,然后送一个后给剩下的50+当女皇去,还有一个就让她自己发展了。

       于是从窝里想办法抓出了1只小工给了有卵脱翅的。塞进试管后工和后都很慌张,但是没有互相攻击的迹象,几次交错过后安静下来开始互相接触,然后后竟然开始向小工索食。小工开始很谨慎,后来竟然开始喂食了。看来是个好开端。于是又抓出大小10+的工,全塞试管里了。等安静以后其中某个小工竟然帮蚁后照顾卵了。暂时算第一次合成功。

       第二个后带茧子,本想按计划直接丢进去。但是还是忍了,于是又分出了10多个工蚁,但是这次没进蚁后的试管,而是找了个盆子先找来10多个工蚁,然后把蚁后丢了进去。也一切太平,把试管放盆子里后过了一会小工就牵引着蚁后进了试管。这个蚁后可是还留着半边翅膀呢。小工已经开始帮蚁后清理身上的防逃粉了。2胜了。

有了两次成功经验,开始了第三个后的合巢。直接对准洞口把蚁后往里面赶。而大群的工蚁集中在底层。门口有几个大工小工看门。先掉下去的是茧子,但是蚁后迟迟不敢进窝,爬到了门口又回去了。进了窝就飞奔出来。无知的我以为是蚁后胆小,不敢进去。暴力敲管。蚁后进了巢。但是等我再仔细一看蚁后,已经少了一条后腿,和半边触角。而且蚁后惊恐的满巢窜,几个大工也在追着蚁后咬。我日,还好蚁后认得路,窜出了巢。茧子到是被他们给没收了。估计这个后是废了。也就不拍照了。不知道是否能熬过来不。

总结经验:

1,合巢是有风险的,要让工蚁认后需要将他们带到陌生的环境里让他们恐惧,在他们攻击性行为逐渐减少的时候给他们新后或者群落,这样成功几率可能比较大,而且需要他们散掉以前老后遗留的气味。

2,失败的后可能是触发了他们守巢的行为,认为蚁后是进犯巢穴的外来户,所以加以攻击,而蚁后的逃窜更加加剧了这样的攻击性。想要成功还是需要将他们彻底清理出巢,稳定后再请回巢穴。

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同。这剩下的30+工等等再合给上面两个后把。应该不难成功了。

911更新状态:

受伤的蚁后已经嗝屁了。剩下的工蚁平均分配给了两个后,用石膏斗鱼杯做了两个小巢都住了进去,已经稳定。都在给蚁后喂食了。

他的实验告诉我们,合巢时你会面临三个选择:甲放到乙巢里、乙放到甲巢里、甲乙都放到新巢里,最后一种是最优方案,另外两种的选择也是需要思考比较的。

 

6、分步合巢法:还是直接借用前辈先行者的帖子说明吧。不过实在不好意思,资料存时未记录帖子的作者和来源,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转帖:

蚂蚁的合巢大体可以分为有几种思路 1低温2熟悉3利用蚂蚁习性和规律(作者个人想法不代表权威)。本人的合巢法分为3个步骤 1、后和后合巢2、工和工合巢3、工和工的合巢。以上三步骤再结合三种思路可以大大提高合巢的几率。

     1 是后和后的合巢。后和后合巢是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如果这一步可以成功那么后面的成功几率是百分之九十五。首先把两只蚁后单独拿出装进两个塑料试管(保证空气和湿度还)找几只最小的工区照顾他们。然后把两个塑料试管对接,中间用纱网隔开。再最适合和温度和充足的食物下养殖23天。然后互相交换住宿交换蚂卵继续养殖23天。然后交换试着工蚁,如果工蚁交换成功就可以进行蚁后的合巢。合巢时候找一个直径5CM10CM的容器温度降到十几度再容器里滴一些糖水把两只蚁后放入。成功后吧两只蚁后放入准备好的巢穴,叫他们单独相处,然后进行后和工合巢

     2  工和工合巢,在进行后和工合巢前先进行工和工的合巢。首先把两窝工蚁拿出,在完全脱离蚁后雄蚁和蚁卵的情况下单独饲养37天(可以叫蚂蚁互相交流气味但是不给他们发动战争的机会)。然后准备一个相对大一些的容器里面铺土叫蚂蚁可以建立巢穴,吧两窝工蚂蚁放入自然相处一到三天。然后拿出放入一个没有土的容器中间观察如果成功就可以进行最后一步了。2 G* E% `’ k$ n& Y4 X

     3  工和后合巢,这一步时要注意是把工蚁放入后居住的巢穴,千万不要把后直接放入工蚁居住的巢穴。首先拿出一两只最小的工放入后的巢穴中观察如果成功继续放,第一次放入12只观察之后数量逐渐增加。

     注意事项:1蚁卵没用工照顾很快会死亡。2交流气味时候保证温度适宜但是合巢时候降低温度为了降低蚂蚁活力。3一些细节没有写明希望新手切勿实验避免蚂蚁意外。

二、暴力合巢法:

1、在进行初步试验—一只一只把异巢工蚁放入,如果没有打架,则批量倒入。这个没有技术含量,纯属拼人品,就不再详述。实际上采用这种方法成功的蚁友也不少,包括同时选择了上文中的辅助方法配合的。

2、冷冻合巢法:这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合巢法,兴起于2012年初。必须先说明,作为暴力合巢法的一种,这个方法的风险远大于非暴力合巢法,控制稍有偏差,就会冻死冻伤蚂蚁,造成悲剧。但同时,这种方法的优点也很突出—简单易行而快速,成功率较高。

这个方法就是把蚂蚁放在冷冻室或冬季室外使其冬眠,而后混在一起。等冬眠醒来很可能就会互认。万一打架就趁其初醒打架不剧烈时,再次将其冬眠;关键点是冷冻时间要控制好,只要进入冬眠状态就立即拿出来。不同蚂蚁的冬眠温度是不同的,这实际也需要相关知识和试验辅助。

有多个帖子表明,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同种蚂蚁的合巢,甚至能够把相近但不同种的蚁后合巢。当然日后发展就不得而知了,同种蚂蚁都会择后,何况异种蚂蚁同居呢。

蚂蚁攻击性行为强弱、合巢的成功与否跟种类和群落都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有的种类很不讲究,合巢成功率很高,而即使同一种类不同群落成功率也可能有较大悬殊。我没有记录我的几次合巢过程,因为方法无非就是以上,具体情况实在得看运气。因此我经常说:合巢的决定性因素还是运气,方法只在其次。

其实即使合巢成功,多后群落的稳定性也很难说,可能会因各种原因择后,即使不择产卵也未必会倍增,不如直接入手天然多后群落。

 总而言之一句话,合巢有风险、下手需谨慎;仅供参考,风险自担。



5 Responses to 合巢资料汇总和经验总结

  1. 谢谢爱因斯坦的总结,以上的这些方法我以前多多少少都有过尝试,其中冷冻和新环境变化法成功率较大,群落和群落之间合巢会引起一定概率的伤亡,不要迷信多后会更好,也可能会是反效果!
    这些合巢方法用在将失去蚁后的工蚁转移到有蚁后的群落里,是一箭双雕,利大于弊的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