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答复贴系列第二部之第一集

  去年的十一期间,为了纪念玩蚁一周年,开始制作了一个答复贴系列共8集http://www.antuni.com/?p=3340,主要是我给很多新蚁友的问题回复,以供新人入门学习参考。同时也收录了一些趣味回复和有探讨性、争论性观点回复,以免老蚁友看的太乏味。之后很久我都不再做这件事了,可是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很多老朋友销声匿迹,很多新朋友加入了进来,当初的那些回复有很多也已经陈旧。曾想重新分类整理补充,可是工作量太大,也违背了记录自己成长历程的初衷。于是,在玩蚁两周年之际,我做了这个答复贴系列的续集,收录今年的一些答复,希望能给新人带来一点帮助,给老人瞧个热闹,给自己的第二年做个成长记录。。。欢迎大家多质疑、指正与讨论。
借用去年的结束语作为这次的开篇序幕吧:

由于能仔细看这个系列的读者大多是新人,送这些朋友几句小提醒—-初学养蚂蚁要注意几点:

1、不要闭门造车,不要怀疑一切,这么多年前辈们消费了无数蚁命换来的经验不容置疑,多学习多请教,才能少走弯路少戕害蚁命。很多人总喜欢事必躬亲,从头尝试,不撞南墙不回头,这是要不得的,宠蚁界前辈几年时间得来的经验从头走一遍哪能来得及。另外对于新人来说,由于不受常规俗套的束缚,经常会有很棒的创意,但另一方面也要明白由于经验不足知识不足,大多数的创新其实都是在重复前人走过的失败之路;

2、不迷信权威,不迷信大神,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知其然更要追问其所以然,不断学习积累知识然后自己动脑思考或者广泛请教看大家怎么说,刨根问底、追踪别人养的长期经验。因为在这里,知识更新很快,今天不能养的不好养的种类,几个月后可能就有很多人养成功;今天的最好经验,几个月后可能就会被淘汰。没有谁能够一直保持自己的各种经验都站在潮头。

3、不纠结,既不要相信偶然也不要相信必然。遇到问题要追问为什么,但有时确实没有为什么。养蚂蚁有其自然规律,但也要允许他们的个体、群落间差异存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生物总有生老病死,蚂蚁之死可能有其凶手,也可能是大限已至,甚或只是意外而已。

以上几条矛盾吗?世界总是这样,在矛盾中统一,在矛盾中和谐,看的角度不同而已。
这几句是感于很多新手朋友常走极端而发,言之共进共勉以共享玩蚁之乐吧。

1、开篇选个基础的回复—这个应该是回答小白新同学的初养蚂蚁遮黑、喂食方面问题(看来他入的是红头弓背):
(遮光纸好还是用布之类盖住好?)–这不是很重要,都可以,我的蚂蚁大多都不遮黑,但巢内遮黑确实有助于他们获得安全感。我只是不能忍受隔着遮光纸观察的效果,所以我的红头住在平面巢是用红毛巾盖上的,想看的时候轻轻掀开就行(红头刚来还没渡过适应期,等一两个月稳定下来,也不会再遮黑。立体巢没法这样盖,只能用遮光纸或纸筒围上)
(喂食频率与喂食量是入门必问)–只要吃就继续给,能吃是好事,如果一直能吃就会很快进入繁殖。喂食原则就是爱吃、多样性、尽量能多吃蛋白类食物。糖水和冰糖加饮水效果是一样的,放进去干冰糖只是为了省劲和能随时给予能量补充,其他像水果、蜂蜜水或蜂蜜加饮水(使用企鹅是防止蚂蚁被蜂蜜黏住,浅而小的小盖小碗一般问题也不大,可以试试看)。至于饮用水,有的蚂蚁很喜欢喝水,我都是给常备的,有的蚂蚁不大喝水,我就不给饮用水。红头有时会喝但喝得很少,我就好多天才给一次。当然如果给干冰糖或纯蜂蜜,那就一定要同时配备饮用水。蛋白质食物主要给切断后的面包虫、蟑螂等,好像比活的爱吃些,如果还是不吃那就滴几滴蛋清到蜂蜜水中给他们补充蛋白。
总之,不同的群落,习性食性不完全一样,每个人的都会有不同,摸索经验也是玩蚂蚁的乐趣之一。只是注意有的食物会带入巢内,吃剩后变成垃圾,不要给多了

2、关于某款曾相当流行的试管巢4个问题讨论回复:
又仔细看了一下两个帖子,基本同意你的想法。另外有几个地方其实镰刀最近也说过好几次,一是试管巢缺点是固有的,不论群落大小都不一定是最佳选择,关键还要看这种蚂蚁是否对试管的缺点很在意;
二是这个巢除了用蚁道将试管串联外还极大的减少了试管空气流动,设计确实非常棒,但是在使用的这段时间,我依然感觉蚁道曲折性和进深不足,通用性尺寸对中小型蚁也过大,对于维持巢内稳定的效果不如月海简易试管巢好(试管+连接口+连接管+喂食盒)。有的蚂蚁会自己用棉花和垃圾改造这个蚁道以减少空气流动;
三是开放试管的位置,在条件相等情况下(堵水与否、原住试管等)我的蚂蚁都选择最里面那根,因为他的空气流动影响最小,但是另一方面小群落进巢距离确实对于进食影响很大,我喂面面时全部选择塞进入口,因为同等条件下进食量会翻倍(比如在喂食区吃半个就抛进垃圾堆,塞进去就能吃光一整个),吃得多繁殖就更给力;
四是棉球发霉问题,我的蚂蚁都没把食物残渣扔到棉球上(试管巢我一般只提供四种食物–面面、蜂蜜水、水果、干冰糖),面面在试管中部吃完,残骸和茧皮等垃圾就会扔出来或堆到蚁道改造用,其他食物不会进巢,但棉球依旧会很快发霉,因为他们喜欢在上面便便(但我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好,水不干我不换,没发现他们有躲避到干净试管的情况,因为自然界和石膏巢也是这样,应该不会有问题)。尼科巴实在太好养,很多人就是一根干试管放在盒子里,照样养很好,所以像这种其实无所谓

3、有趣的新手问题帖:想过很久没想通 我自己这么想–后生后不可能 那后能生伪后吗?
答:突然想起一句话: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
蚁后当然是蚁后他妈生的,蚁后他妈当然也是蚁后。绝大多数工蚁是不能或没机会交配生孩子的(不经交配,偷生也只能生出雄蚁这一种货)。
伪后、公主无非就是没交配的蚁后,生出这个很正常呀。我家日本一年多来不断的出呢(不过他们也在不断择后),所以后的个数一直保持在个位数(真后伪后分不出来了)。至于我家二色盾胸,那就是不断成百上千的公主蚊子孵化,现在几十后(估计只有一后是真后。择后也很严重)。
这个有什么难理解呢?

4、有人问起一个冷门问题(只是现在我实在想不起里面自己回复说的小韩是谁了,有知道的告诉我):大家认为蚂蚁之间的战争是如街头混混斗殴一样乱打一气,还是真的有战略战术?如果有战略战术,哪种蚂蚁兵法最强?
蚂蚁打架没有主动的战术,但却会有偶然战术出现,小韩说的情况是有可能的。
正因为这种偶然出现的战术,导致我蹲在路边指挥蚂蚁打架近10年,我玩的就是战术指挥,简单说就是指挥弱势一方用战术战胜强势方,几仗过后,强势方就会变成弱势,再指挥另一方。如果只是疯狂火拼哪会玩那么久
(追问怎么指挥的)又十多年不玩了,忘得差不多了。简单说就是首先摸清每窝蚂蚁的食性和脾气,以食物为主引导攻击线路,以别窝单只蚂蚁为辅刺激出兵,结合不同的地形和攻击节奏,向目标出击。有点像帖子中小韩说的那样子。

5、聊起蚂蚁食用话题,询问是否可以生食,会不会有细菌、寄生虫伤人: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大量细菌,他们不都伤害人体,即使有一部分害人精,人体的防御系统大多也能消灭掉;蚂蚁的寄生虫也一样,他们未必通吃,毕竟人和蚂蚁差距太大;当然,通常情况下还是不要活吞,人类进化到今天不容易,何必再茹毛饮血呢?还是采用常规服用法——泡酒或暴晒成干,再研磨成粉服用或炼蜜制丸服用

6、谈到冬天那么冷蚂蚁怎会不冻死及加温温度、人工冬眠的问题:

看来你没有去自然深层地下或大型岩溶洞玩过,地下温度不是比地面差一点,而是相当悬殊。
我觉得要想一直保持状态,20度就给加温,一下不要变温太多,最后加到25~28度比较好
如果只是存活的话 15度以上都很安全
其他也都如此 不论是否本地,都不会长时间承受低温的,当然北方蚂蚁的抗寒能力要稍微强些
至于人工冬眠,我一直是反对的。地下温度渐变,而且变温极温柔,给了蚂蚁相应的缓冲,完全不同于地上空气变温速度,再加上蚂蚁是活的会自己选择温度合适位置,不同蚂蚁的习性、温度控制也不同,人工冬眠因缺少具体数据没法模拟;因此,我相当反对人工制造蚂蚁冬眠,不仅风险巨大,而且由于无法做到精确控制降温速度和准确掌握群落的习惯,强行制造冬眠很可能会冻死冻伤,即使成功冬眠和苏醒,也可能伤到蚁后造成短寿。
举一个常用的测试实例来说:比如上海7月份平均气温是27.8℃,地下0.8米处是24.0℃、 1.6米处20.6℃, 3.2米处则下降到16.9℃。所以地面最热的时候,地下深处非常凉快。反之,上海1月份平均气温是3.4℃,地下0.8米处是9.8℃,1.6米处是13.1℃, 3.2米处则上升到17.3℃。在北方这种差值会更加惊人。虽然土质情况会有较大不同,但我们通常认为10米以下就属于常年恒定温度。北方蚂蚁就曾有记载挖到这个恒温层深度,其他蚂蚁和南方蚂蚁没这么深,但也会挖到他们可以接受的位置
(不冬眠会折寿减产吗?)因为无法使用大批量进行概率学统计试验,所以任何肯定的答案都是扯淡。不论事实真相是什么,有一点是肯定的—-在人工喂养情况下,个体和群落差异要远大于冬眠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尽量不要使用10度以下低温,风险会大增。至于那个日本冬眠试验的论文,且不说能否推而广之到所有蚂蚁,虽其过程是可信的,但结论很草率,很不严谨,根本不足为据

7、谈的是同种蚂蚁为啥凶猛度不一样:
不是每一窝都凶猛,我发现跟三个因素有关:1、群落特性,跟家族遗传、独立特性、群落大小、食物是否丰足、季节都有关系;2、野生捉来还是家养繁殖出来 3、即使野生在养一段时间后也会失去部分野性
我小时候指挥铺道打架,春天就很好指挥,很凶;秋天或喂食过足就很难,变得不爱打架,胆小。
从山上捉回来的日本3工居然干掉了我家里养的那窝400工群落中的9工才阵亡

8、这说的啥呢,实在想不清,大约是堵水试管放在通风盒子里养蚂蚁的办法是否有问题:
堵水试管位于喂食区,全是双面通风口,湿度根本存不住的。现在我这的湿度已经降到二十多了,还是前天刚下了场雨,等有暖气就会降到5以下,加湿压力很大啊,嗯,主要是保湿有问题

9、新人很担心蚂蚁万一越狱问题:
除了一次上千只全异在桌子上行军有些恐怖(后来自己回去了,我重涂了防逃),其他也没啥。偶尔越狱的就一两只,有时能发现在桌子上、地板上或者身上,有时就是角落的尸体;大越狱就是满地跑蚂蚁几十只最多百十只,处理起来有些头疼。但大中型蚁能自己回家的不多,出来跑半天就会迷路而死,所以蚂蚁会越养越少的

10、新人问的一组问题,其实可以推而广之到其他蚂蚁:
(1).尼科巴卵到成蚁最长时间是?
(2).尼科巴工蚁最短寿命是?
(3).被炒过的虾肉还能喂吗?【还是和青椒一块炒的…
(4).黄斑新后合了几个幼 上一窝黄斑团灭剩下来的 结果蚁后挨个咬了一边 会不会打算吃了啊…
答:
(1)、没有最长只有更长 环境不适,可能导致孵化期很长,我猜最长能到两个月
(2)、没有最短只有更短 刚孵化出工就挂的案例并不少见
(3)、一定是能喂得 即使你用的是辣椒 我家好多大群落都不介意,但是炒过的食物,蚂蚁未必爱吃,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上面有油
(4)、这事很可能 给土耳其十来个同种幼蛹,最终只孵出来一个,给他们的十几个黄斑茧全部被废

11、时常有新人问起针毛收获的合巢成功率是多少:
这哪有概率统计数字啊,谁也不会弄上一百窝做合巢统计学实验。针毛属于合巢有难度但不非常难的品种,只是即使合巢成功,以后随着群落的增长也可能会择后(但不强烈)。其实无论哪种,合巢都要赌RP,运气好时再难的也能合到一块去
12、不用水泥做巢的原因:
1、硬度太大,不好雕刻
2、吸水性和通气性不好
3、干缩性材料,凝固后体积微缩,贴壁不紧密还容易有裂缝;他跟石膏性质正好相反
4、碱性比较强,猜测蚂蚁生活不好
其实都是可以加入辅料改良的

13、谈起日本适应期的问题:
适应期长短很不一定,他不是蚂蚁认识你的时间,而是平静下来安心繁衍发展的开始,所以即使渡过了适应期,发生持续或大强度惊扰、环境突然恶化或变化(像换巢)都可能让他们重新进入。就日本而言适应期过去的标志是:不扎堆,开始有规律出巢觅食,对外界打扰不像刚开始那么敏感(我说的是像观察、光线变化这种轻微干扰,而不是震动、晃巢、盖盖子的强惊扰),有卵不吃卵,没卵开始产卵



10 Responses to 爱因斯坦答复贴系列第二部之第一集

  1. 能不能找到原文和翻译给我学习研究一下?
    我不否认扰乱蚂蚁生活规律和失掉休息期会有段时间影响繁殖力,但是我们无法知道每种蚂蚁的休眠具体温度值和变温规律,空气中的快速降温毕竟跟地下缓慢降温不同,带来的风险会更大。事实上,不要说热带亚热带蚂蚁本来就没有冬眠温度,就算是广布欧洲的原生由于分布地不同也未必都能冬眠,就像国内的日本和铺道在海南怎么冬眠呢?

  2. 当时是从工匠的英文介绍页面点到哪里看到的,但现在编辑过,找不见了。这位仁兄可能知道在哪看见过:http://www.antfan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063

  3. 设计不错 那个水塘可能会时常有蚂蚁跳进去而上不来被淹死 因为我对生态缸缺少研究,具体的细节方面,你可以联系请教凡圣大神,他是最早玩蚂蚁的一批,而且近几年一直在研究生态缸 凡圣QQ1317400427

  4. 我是觉得这是跟地区和种类有关的,欧洲比较冷,工匠这个品种肯定冬眠放心吧
    另外我不觉得热带蚁种会冬眠